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原因

发布时间:2021-01-15108134次收听

语音内容: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非常常见,常发生于临床症状恶化的早期。特别在心肌梗死后的三日之内,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更为多见。

早期室颤发生的原因,可能主要是由于浦肯野纤维与心肌交界处折返激动所致,还有一些其他重要因素的参与,如心肌坏死、缺血坏死后的代谢产物的聚集,儿茶酚胺的增多,合并的低氧血症、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等体液因素的改变,也会间接影响心律失常的发生。

部分的病人合并心力衰竭时,心肌缺血会加重,更容易产生和诱发心律失常。部分病人还伴有低酶血症或低钾血症,这些体液因素的改变也是触发心律失常的诱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10
儿童ST段抬高严重吗
儿童ST段抬高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进行了相应心脏手术,可能会导致该情况,此时就不严重,如果存在较为明显的不适,可能严重。1、不严重:ST段通常是心电图上的一种术语表达方式,一般是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是心室缓慢复吸过程,如果儿童进行了相应的心脏手术,可能心脏的功能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会出现该情况,一般会逐渐消失,此时通常是不严重的。2、严重:如果没有进行相应手术治疗,出现该情况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阻塞、变异型心绞痛等原因有关,此时就是较为严重的,需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果ST段抬高的情况较为严重,出现了呼吸困难、胸痛的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01:03
心脏球囊手术视频
心脏球囊手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狭窄等病症,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起到减轻症状的作用,但不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手术步骤:第一步:术前检查,明确病情。第二步:局部消毒,进行全麻。第三步:划线,确定手术切口。第四步:切开外周血管将带球囊心导管在X线监视下送入心脏的病变部位。第五步:在球囊内加压注入显影液,使球囊扩张。第六步:取出导管,缝合切口,再次消毒即可。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脏球囊手术。术后患者需要清淡饮食,不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补充身体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如何正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梗的治疗原则是尽快的恢复血流的灌注,所以一旦确诊了急性心梗,应该尽早的进行急诊的介入治疗或者溶栓治疗,这样才能恢复那个血流灌注,恢复心肌的供血供氧,这样才能挽救濒死心肌和保护心脏的功能。第二,要注意吸氧,吸氧就是如果病人有低痒血症这样的情况,要及时的给他面罩或者鼻导管的吸氧。同时要做好心电监护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定期的检查心电图以及心肌酶,了解心梗的演变。第三然后就是还需要镇静止痛的治疗,避免患者烦躁不安。第四,还要注意治疗那个心律失常以及兴衰等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26

2021-01-15

89996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挂什么科
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挂以下科室。对于既往有冠心病等病史的,出现有胸痛等表现时,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及时挂心血管内科治疗,可以立即完善手术前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等,及时予以介入开通血管治疗。如果是首次发生有胸痛或者是无明显胸痛的患者,可以先挂急诊科,然后根据检查情况确定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再请心血管内科会诊,予以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急诊介入手术治疗。如果是不能进行介入治疗的,或者是介入治疗不成功的,此时需要心外科进行协助会诊,予以外科手术治疗。所以当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需要及时就医,可以挂急诊科、心血管内科。此外,有的医院有胸痛中心的,可以直接拨打胸痛中心急救电话,在胸痛中心人员指导下进行快速有效的诊断及治疗。
语音时长 01:47

2020-12-23

85386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症状有以下几种,可出现剧烈的胸痛、濒死感、全身冰凉、大汗、恶心、呕吐,突发意识丧失,抽搐,下合适呼吸等症状。当出现有胸痛的表现,就需要及时就诊,及时完善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后予以溶栓治疗。对于具有介入治疗能力的,可以予以介入治疗,可以开通血管,避免心肌组织大面积的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需要保持镇静,不要慌张,不要剧烈运动、激动紧张等,避免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源性猝死等风险。并且需要及时电话呼救,送往最近具有介入治疗的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术后还要避免出现后遗症的可能,需要坚持服药,比如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等治疗。
语音时长 01:36

2020-12-23

99118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搭支架吗
急性心肌梗死并不是都需要搭支架,应该根据病情以及血管情况来决定。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是需要进行支架治疗的,可以扩张血管,将闭塞的血管及时开通,可以缓解心肌缺血、减少心肌细胞的进一步坏死。还有一些患者并不具有放支架的适应症,或者是在放支架治疗失败后,需要立即联合心外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放支架治疗后,需要注意进行支架的保养,主要是需要进行规律的药物预防血栓形成,不要自行更改药物剂量以及停药。需要定期进行随诊复查,比如常规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等检查。生活中还需要以清淡饮食为主,不要高油脂饮食,不要剧烈运动等。
语音时长 01:36

2020-12-23

79608次收听

急性心肌梗死手术后吃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手术后吃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面条、粥、清汤等食物,有助于消化并保持大便通畅,减少便秘的发生,可以避免心脏疾病复发。还可以适当的增加营养,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具有营养心肌以及加快疾病的恢复。还可以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增加免疫力,避免出现心肺感染等情况。除了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外,还应该注意坚持服用药物,比如抗凝药物、调脂类的药物等,可以有预防血栓的形成作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饮食和用药需要严格控制,还需要进行有规律的心内科随诊,定期进行复查心电图、肌钙蛋白、心肌酶、BNP、心脏超声等检查。
语音时长 01:31

2020-12-23

83927次收听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辨证服用中药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型可用益气活血药物,痰瘀互结型可用活血化痰药物,寒凝心脉型可用散寒宣痹药物,正虚阳脱型可用回阳救逆药物等。
急性心肌梗死能活多久
急性心肌梗死活多久主要看病情严重程度。若病情较轻,经积极治疗后寿命可达五年以上,甚至长期存活。若病情严重,存活期可能在五年以下,可能发生猝死。
02:31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危害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包括:心脏功能的减退、心律失常、形成室壁瘤、猝死等。一、急性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脏功能的减退,生活质量降低,无法工作,要积极地康复治疗,恢复心脏功能;二、心律失常,包括早搏、室颤、房颤,心律失常可能发生于各种不同的位置;三、形成室壁瘤,在剧烈运动或者大便时,心脏剧烈收缩,导致室壁瘤破裂;四、猝死,心律失常、室壁瘤的破裂、电解质紊乱、心功能减退,均可导致猝死。也就是说第四个结果可以由前三个结果导致,所以预防猝死,特别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当中,一定要把前三个控制好,第四个的发生才能减少,甚至减少到零。
02:34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心脏的心肌突然的发生了坏死,主要是由于给心肌提供养分的血流突然中断。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内血栓突然形成,将血管完全堵死,血流不能通过,造成心肌长时间内没有供血和供氧,发生了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的急症和重症,因为心脏的跳动必须有赖于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而心肌细胞坏死之后,心脏就不能通过有效的收缩给身体各器官供血。所以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必须尽快就医,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去除血栓等因素,让冠状动脉血流再通,继续给心肌细胞提供氧气和养分,让已经出现问题的心肌细胞逐步的恢复。如果错过最佳就诊时间,心肌细胞的坏死往往不能恢复,就会造成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等严重的后果。
02:37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的注意事项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突然的血栓形成,导致了血液不能够通过冠状动脉给心肌细胞供血和供氧,心肌就会出现坏死。目前常采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就是通过介入的方法把堵塞了冠状动脉的血栓进行清除,同时对造成血栓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狭窄的程度进行撑起。支架植入之后,需要注意:第一,对于支架的保养,以及整体的康复,都要特别的注重,一定要规范的进行药物治疗,不能擅自的停药。第二,要做到规律的生活方式。第三,定期门诊随诊,完善相应的化验检查,监测身体的各项指标。
老年人急性心梗怎么办
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突发心梗时如果救助不及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而且许多患者出现心肌梗死的时候都是在医院外,对于老年人出现急性的心肌梗的时候需要了解学习一些急救常识,如:病发时按压人中、滚压膻中到华盖可以达到刺激心脏肌肉的效果、及时服用药物送医治疗。
急性胸痛三联征是指什么
急性胸痛三联征,是属于比较危险的胸部疾病,需要及时急救治疗。三联征主要包括心肌梗死、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时间不同,遗留的后遗症以及治疗效果都不一样。一旦诊断为急性胸痛三联征的病人,必须积极进行抢救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医现代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基础上,伴有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等引起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属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临床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痛、心电图特征性动态演变和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动态变化,常伴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