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是什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和病原体传播。预防和治疗需结合抗感染、对症处理及生活习惯调整。
1.病毒感染
约70%-8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是最常见病原体。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侵入鼻咽部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冬季高发与室内通风不良、人群聚集有关。确诊需进行咽拭子病毒检测,治疗以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为主,配合布洛芬缓解发热症状。
2.细菌感染
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细菌感染占比约20%,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后。典型表现为脓性分泌物、持续高热超过3天。血常规检查显示中性粒细胞升高,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儿童患者需警惕中耳炎等并发症,建议完成7-10天完整疗程。
3.环境诱发因素
冷空气刺激导致呼吸道血管收缩,降低局部免疫力。空气污染中的PM2.5颗粒会损伤呼吸道纤毛功能。新装修环境中的甲醛浓度超过0.1mg/m³时,可直接刺激黏膜引发炎症。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冬季外出佩戴保暖口罩。
4.免疫力下降
长期熬夜使唾液IgA分泌减少50%以上,维生素D缺乏人群感染风险增加2倍。糖尿病患者血糖超过11.1mmol/L时,白细胞吞噬功能显著下降。建议保证7小时睡眠,每日补充2000IU维生素D,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7mmol/L。
5.病理因素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过敏原后,组胺释放引发黏膜水肿。胃食管反流患者夜间平卧时,胃酸刺激咽喉部。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呼吸道黏液清除速率降低。控制基础疾病是关键,如使用氯雷他定抗过敏,睡前3小时禁食改善反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针对性治疗,病毒性感染病程通常5-7天自限。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日常保持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摄入300g以上新鲜果蔬,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