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

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阶段,表现为妊娠20周后新发高血压伴蛋白尿或器官功能障碍,可能危及母婴生命。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抽搐发作。及时就医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1. 子痫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胎盘缺血、血管内皮损伤、免疫调节异常等因素相关。胎盘形成过程中螺旋动脉重塑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释放炎症因子和抗血管生成物质,引发全身小动脉痉挛和内皮损伤。遗传因素如母体MTHFR基因突变可能增加风险,环境因素包括高龄妊娠、多胎妊娠、肥胖等。
2. 典型症状分为前驱症状和抽搐发作。前驱症状包括持续加重的头痛、视物模糊或闪光感、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神经系统症状可能表现为反射亢进或精神状态改变。抽搐发作时出现全身肌肉强直阵挛、意识丧失,可能伴随舌咬伤或尿失禁。部分患者会出现少尿、血小板减少或肝功能异常。
3. 临床处理需立即就医,治疗包括硫酸镁静脉注射预防抽搐,常用方案为4-6g负荷剂量后维持1-2g/h。降压药物可选拉贝洛尔、肼苯哒嗪或硝苯地平,目标血压控制在140-150/90-100mmHg。对于孕周≥34周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者需终止妊娠,分娩方式根据宫颈条件选择引产或剖宫产。
4. 预防措施包括高危孕妇每日补充低剂量阿司匹林(60-150mg),从孕12周开始至分娩前。钙摄入不足者建议每日补钙1-1.5g。孕期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饮食注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选择鱼类、豆制品和瘦肉,限制钠盐每日不超过6g。
子痫属于产科急症,出现视觉障碍、持续头痛或上腹痛应立即就诊。产后仍需监测血压至分娩后12周,约20%患者会在产后首次出现子痫发作。有子痫前期病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复发风险达15-25%,建议孕前咨询并控制基础疾病。定期产检、规范血压监测能显著降低不良结局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