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怎么治疗

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需通过药物控制炎症、物理治疗缓解症状、生活方式调整延缓进展,严重者需手术干预。核心治疗包括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三类药物,结合热敷、关节锻炼及饮食管理。
1. 药物治疗是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方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短期缓解疼痛和肿胀;抗风湿药甲氨蝶呤能延缓关节破坏,需长期服用;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针对免疫异常,适用于中重度患者。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用于急性发作期,但需严格控制疗程。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感染风险。
2. 物理治疗能改善关节功能。每日热敷15-20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晨僵;水疗池中进行低阻力运动能减少关节负担;定制矫形器可纠正手指关节变形。建议每周3次康复训练,结合超声波或电刺激治疗。
3. 生活方式调整对病情管理至关重要。饮食上增加深海鱼、橄榄油等抗炎食物,限制高糖高脂饮食;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戒烟可降低血管炎风险。冬季注意关节保暖,使用护膝等辅助器具。
4. 手术治疗适用于晚期关节畸形患者。滑膜切除术清除病变组织,适用于早期单关节病变;关节置换术能恢复髋、膝关节功能;关节融合术可稳定严重变形的腕踝关节。术后需配合6个月以上康复训练。
规范治疗可使80%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确诊后应尽早开始药物干预,每3个月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日常记录关节肿胀程度和用药反应,复诊时携带详细记录供医生参考。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止痛药,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