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关键词: #黄疸
关键词: #黄疸
黄疸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疗、手术治疗及饮食调整,具体选择需根据病因决定。常见原因有胆红素代谢异常、肝胆疾病或溶血性疾病,需针对性干预。
1.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的黄疸,药物选择差异较大。胆汁淤积性黄疸可使用熊去氧胆酸促进胆汁排泄,剂量通常为10-15mg/kg/日。茵栀黄口服液等中成药能辅助降低血清胆红素,成人每次10ml,每日3次。溶血性黄疸需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起始剂量0.5-1mg/kg/日,同时补充叶酸5mg/日预防贫血。
2. 蓝光治疗
新生儿黄疸首选425-475nm波长的蓝光照射,需裸露皮肤每日持续12-18小时,治疗期间注意补液和眼部保护。成人顽固性黄疸可采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通过白蛋白透析清除胆红素,每次治疗6-8小时,每周2-3次。
3. 手术干预
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可行ERCP取石术,成功率超过90%。胆管癌患者需肝管空肠吻合术重建胆汁通道,术后5年生存率约30%。终末期肝病考虑肝移植,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
4. 营养支持
每日保证60-80g优质蛋白,鸡蛋、鱼肉等易消化食物优先。烹饪选用橄榄油代替动物油,每日油脂摄入控制在25g以内。维生素K缺乏者需补充10mg/日,凝血功能异常时静脉给药效果更佳。
黄疸治疗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诊断明确病因,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或伴随腹痛发热需立即就医。规范治疗同时应监测肝功能变化,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胆汁淤积,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