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治好吗

血液内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14次浏览

关键词: #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通过规范治疗可以实现长期生存甚至临床治愈,靶向药物、干扰素治疗和骨髓移植是主要手段。关键因素包括疾病分期、基因突变类型和治疗依从性。

1. 靶向药物治疗

伊马替尼作为一线药物能特异性抑制BCR-ABL融合蛋白,使90%患者达到血液学缓解。二代药物达沙替尼对T315I突变有效,尼洛替尼适用于对伊马替尼耐药病例。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常见副作用包括水肿、肌肉痉挛。

2. 干扰素治疗

α-干扰素适用于慢性期患者,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每周皮下注射3次,配合羟基脲使用可提升疗效。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流感样症状,通常2周内自行缓解。

3.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适合45岁以下且有合适供者的加速期患者。预处理方案采用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异反应。5年生存率可达70%,但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风险。

4. 辅助治疗措施

每3个月进行骨髓穿刺监测治疗效果,定量PCR检测BCR-ABL转录本水平。贫血患者可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减少时使用白介素-11。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饮食注意补充高蛋白和含铁食物如牛肉、菠菜。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需根据分期制定个体化方案,早期慢性期患者10年生存率超过85%。坚持规范用药和定期随访是关键,新药临床试验为耐药患者提供更多选择。出现发热、骨痛等症状应立即复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