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性脑水肿(HACE)是急性高山病的严重并发症,典型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共济失调和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早期识别体征如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或烦躁,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1.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是HACE最早出现的症状,呈持续性胀痛或搏动性疼痛,普通止痛药难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出现小脑功能障碍,表现为步态蹒跚、跌倒倾向,严重时无法站立。约75%患者伴有恶心呕吐,与颅内压升高直接相关。

2. 意识状态改变

从轻度嗜睡到昏迷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和反应迟钝;中期出现时间地点定向力障碍;后期发展为谵妄或躁动;最终进入昏迷状态。部分患者会出现幻听、幻视等精神症状。

3. 生命体征异常

典型三联征包括呼吸频率>30次/分、心率>120次/分、血压波动明显。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瞳孔可能出现不等大或对光反应迟钝。约20%病例发生癫痫样发作。

4. 特殊体征测试

指鼻试验阳性率高达90%,患者闭眼时无法准确触摸自己鼻尖。跟膝胫试验显示下肢共济失调,Romberg征阳性提示深感觉障碍。这些体征可在海拔3000米以上环境中快速筛查。

治疗方法分为紧急处置和医疗干预两个阶段:

1. 现场急救

立即下降海拔高度,每降低300米症状可减轻10%。使用便携式高压氧舱(Gamow袋)模拟下降1500米环境。保持头高脚低体位,减少脑静脉回流。限制液体摄入量至1.5L/天。

2. 药物治疗

地塞米松首剂8mg静脉注射,后续4mg每6小时一次。联合使用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滴,30分钟内滴完。乙酰唑胺250mg每日两次可减少脑脊液生成。

3. 氧疗支持

面罩给氧维持血氧饱和度>90%,流量控制在4-6L/分钟。严重病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过度通气策略维持PaCO2在30-35mmHg。

4. 监测指标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QT间期变化,每2小时测量颅内压(正常值<15mmHg)。血清S100B蛋白检测>0.5μg/L提示神经细胞损伤,需加强脱水治疗。

高原性脑水肿是海拔2500米以上地区的急危重症,从发病到昏迷平均仅12小时。携带血氧仪监测SpO2<75%即需警惕,合并粉红色泡沫痰提示可能并发肺水肿。进入高原前服用红景天提取物(有效成分红景天苷≥1%)可降低发病率,但出现症状后必须立即下撤并接受专业救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