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一个人有没有艾滋病

艾滋病(HIV感染)的诊断需要通过专业医学检测确认,无法通过外表或症状判断。主要诊断方法包括血液抗体检测、核酸定性和快速筛查,高危行为后需及时就医检查。
1. 医学检测是唯一确诊方式
HIV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急性期症状,但约30%感染者无症状。窗口期(感染后2-6周)抗体未产生时可能漏诊。核酸检测可在感染7天后检出病毒RNA,第四代检测可同时查抗原抗体,窗口期缩短至14天。各地疾控中心提供免费匿名检测。
2. 高危行为后的处理流程
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共用针具等暴露后,72小时内可进行PEP阻断治疗。常用方案包括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三联药物,连续服用28天。暴露后第4、8、12周需复查,6个月后最终确认。医疗机构可提供暴露风险评估和检测咨询。
3. 日常接触的传染风险
HIV通过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传播,日常共餐、握手不会感染。唾液传播需双方口腔同时存在开放性伤口。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后感染概率约0.3%,及时冲洗伤口并用酒精消毒可降低风险。感染者规范治疗使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时,性传播风险趋近于零。
确诊HIV感染需依靠实验室检测结果,任何症状都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发生高危暴露后应立即联系传染病专科医院,早期阻断治疗成功率超过80%。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预期寿命接近常人,歧视和恐慌源于对传播途径的误解。保持定期检测意识,使用安全防护措施,是预防传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