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什么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20周后出现的血压升高(≥140/90mmHg),伴随或不伴随蛋白尿、水肿等症状的妊娠期特有疾病。主要与胎盘功能异常、血管内皮损伤、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相关,需通过降压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密切监测管理。
1. 遗传因素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孕妇风险增加2-4倍,特定基因如AGTR1变异可能影响血管紧张素受体功能。建议孕前进行遗传咨询,妊娠期加强血压监测。
2. 胎盘因素
胎盘缺血缺氧导致抗血管生成物质(如sFlt-1)释放,引发全身小动脉痉挛。通过超声监测胎盘血流、定期检测尿蛋白可早期发现异常。
3. 血管内皮损伤
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破坏血管屏障,表现为血压波动和器官灌注不足。补充维生素E(30mg/日)、Omega-3(300mgDHA/日)有助于改善内皮功能。
4. 病理发展进程
从妊娠期高血压(仅血压高)进展为子痫前期(伴蛋白尿),严重时出现HELLP综合征。每阶段需差异化处理:
- 轻度:拉贝洛尔(100mg bid)、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 qd)
- 重度:静脉输注硫酸镁(负荷量4-6g,维持量1-2g/h)
- 危急情况:立即终止妊娠
5. 非药物干预方案
饮食采用DASH饮食模式,每日钠摄入<5g,增加芹菜、菠菜等含钾食物。运动推荐泳池行走(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和孕期瑜伽(猫牛式、侧卧抬腿)。睡眠保持左侧卧位,使用孕妇枕减轻下腔静脉压迫。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管理需要产科、心血管科、营养科多学科协作。从孕12周开始每月监测血压、尿常规及胎儿发育,发现视物模糊、持续头痛等预警症状需立即急诊。规范干预可使80%患者获得良好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