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的区别有哪些?

呼吸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83次浏览

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不规则热是四种常见发热类型,主要区别在于体温波动规律和持续时间。弛张热体温波动超过1℃但不下降至正常,稽留热持续高热且波动小于1℃,间歇热高热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不规则热体温变化无规律。

1. 弛张热

体温持续高于正常,24小时内波动超过1℃,但最低温度仍高于正常值。常见于化脓性感染(如肺脓肿)、败血症风湿热等。患者需进行血培养、炎症指标检测,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配合物理降温。

2. 稽留热

体温持续维持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小于1℃。典型疾病包括伤寒、大叶性肺炎。确诊需依赖病原学检测(如血培养、痰培养),治疗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同时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

3. 间歇热

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骤升后迅速降至正常,每日或隔日重复。疟疾、肾盂肾炎多见。疟疾需血涂片查疟原虫,治疗用青蒿琥酯或氯喹;肾盂肾炎需尿培养,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

4. 不规则热

体温变化无规律,持续时间与波动幅度不定。多见于结核病、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恶性肿瘤。结核病需PPD试验和影像学检查,用药包括异烟肼、利福平;自身免疫病需抗体检测,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发热类型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但需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综合判断。持续高热或伴随意识障碍、出血倾向时需立即就医。日常监测体温变化规律,记录发热时间与伴随症状,为医生提供准确信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