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一般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口腔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46次浏览

关键词: #口腔

口腔一般检查主要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和探诊四项基础内容,用于评估牙齿、牙龈、黏膜及颌面部健康状况。常规流程涵盖牙齿排列、龋齿筛查、牙周袋深度测量和口腔软组织检查。

1. 视诊是检查的第一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口腔整体情况。重点查看牙齿颜色、形态、排列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龋齿、牙结石或色素沉积。牙龈颜色从粉红变为暗红可能提示炎症,黏膜白斑溃疡需要特别关注。舌苔厚度和舌下静脉状况也能反映健康状况。

2. 触诊主要检查颌面部和口腔内软组织的异常。医生戴手套触摸淋巴结是否肿大,评估唾液腺功能。牙齿松动度测试通过器械轻摇牙齿完成,牙龈出血指数用探针轻划龈沟测量。对于义齿佩戴者,还需检查基托压迫区域是否出现黏膜损伤。

3. 叩诊针对可疑患牙进行诊断。金属器械垂直轻叩牙冠,疼痛反应可能提示根尖周炎。侧方叩诊阳性说明存在牙周韧带损伤。这项检查能帮助定位病灶牙,区分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不同病理状态。

4. 探诊使用专业探针检测牙周状况。测量牙龈沟深度超过3mm提示牙周袋形成,探诊出血是牙龈炎的典型表现。探针还能发现隐匿性龋洞,特别关注后牙咬合面和邻接面的潜行性龋坏。牙颈部楔状缺损和根面龋也需要探诊确认。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儿童和牙周病患者可缩短至3-4个月。检查前应清洁口腔避免食物残渣干扰,有出血性疾病需提前告知医生。发现龋齿尽早充填,牙周炎患者需接受龈下刮治。日常配合巴氏刷牙法和牙线使用,可维持良好口腔环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