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枳壳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中医养生编辑 医言小筑
124次浏览

炒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适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等症。使用时需注意孕妇、气虚者慎用,常规煎服剂量为3-10克。

1. 功效与作用

炒枳壳是枳壳经麸炒炮制后的中药,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成分。能增强胃肠蠕动,缓解胃胀、嗳气,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改善作用。临床用于胸膈痞满、胁肋胀痛时,常与柴胡、白芍配伍;治疗痰饮停滞时,可与半夏、茯苓同用。现代研究显示其橙皮苷成分具有抗炎、调节肠道菌群作用。

2. 禁忌事项

阴虚燥咳者禁用,可能加重口干症状。长期大量服用会导致气耗伤津,出现乏力、心悸等不良反应。与阿托品等抗胆碱药同用会降低药效,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手术前两周应停用,避免增加出血风险。

3. 食用方法

煎汤服用时取5克炒枳壳,加水300毫升煮沸后文火煎15分钟,每日1剂分2次温服。制作药膳可搭配陈皮6克、瘦肉100克炖煮,适合食欲不振者。打粉外敷时混合面粉调糊,敷于脘腹部缓解胀痛,皮肤破损处禁用。

合理使用炒枳壳能有效改善消化功能,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剂量。出现腹痛加重或皮疹等反应应立即停用,慢性疾病患者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用药。日常储存需放置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影响药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