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小孩得了支原体感染

儿童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典型表现包括持续干咳、发热、咽痛,部分患儿伴随皮疹或胃肠道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或核酸检测可确诊。
1. 临床症状观察
支原体感染患儿常见刺激性干咳,夜间加重,可持续2-4周。约80%出现中低度发热(38-39℃),婴幼儿可能出现喘息。特征性表现为咳嗽剧烈但肺部听诊啰音不明显,呈现"症征分离"现象。部分病例伴随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约25%患儿出现斑丘疹或多形性红斑。
2. 实验室诊断方法
血清学检测采集静脉血检测支原体IgM抗体,滴度≥1:160有诊断意义。咽拭子核酸检测灵敏度达90%以上,24小时可出结果。血常规常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C反应蛋白轻度上升。重症病例需进行血气分析,可能出现低氧血症。
3. 影像学检查指征
胸部X线是首选检查,典型表现为单侧斑片状浸润影,以下叶多见。CT检查适用于疑难病例,可发现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等间质性改变。超声检查对胸腔积液评估有优势,可测量积液量并引导穿刺。需注意约20%患儿影像学表现滞后于临床症状。
4. 鉴别诊断要点
需与病毒性肺炎鉴别,后者多伴随流涕、结膜炎等卡他症状。细菌性肺炎起病更急骤,常见高热和脓痰。结核感染多有接触史,PPD试验强阳性。咳嗽变异性哮喘表现为夜间咳嗽为主,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百日咳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回声。
当儿童出现持续咳嗽伴发热时,建议48小时内就诊儿科门诊。确诊支原体感染后,大环内酯类药物是首选治疗方案,疗程通常10-14天。居家护理保持空气湿润,每日饮水不少于1000ml。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和体温变化,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复诊。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建议2周后复查胸片评估肺部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