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听不见戴助听器有用吗

耳鼻喉科编辑 医点就懂
33次浏览

关键词: #耳朵 #助听器

耳朵听不见时戴助听器是否有用取决于听力损失的类型和程度。传导性听力损失可能更适合手术或药物治疗,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需要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助听器能有效改善大多数轻中度听力障碍,但对完全失聪者效果有限。

1. 听力损失类型决定助听器效果

传导性听力损失由外耳或中耳问题引起,如耳垢栓塞、鼓膜穿孔或中耳炎。这类情况通过清除耳垢、鼓膜修补术或抗生素治疗可能恢复听力。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涉及内耳毛细胞或听神经损伤,常见于老年性耳聋、噪声性耳聋,助听器可将声音放大补偿功能损失。混合性听力损失需结合两种治疗方案。

2. 助听器的适用程度范围

轻度听力损失(26-40分贝)佩戴助听器后可基本恢复正常交流。中度(41-60分贝)使用数字编程助听器能显著改善言语识别率。重度(61-80分贝)需大功率助听器配合唇读训练。极重度(81分贝以上)患者可能需要考虑人工耳蜗植入,传统助听器对这类患者收效甚微。

3. 助听器的具体类型选择

耳背式助听器适合多数听力损失者,具有功率大、调节方便的特点。耳内式助助听器隐蔽性好,适用于轻度到中度损失。骨导式助听器适用于外耳畸形患者,通过颅骨传递声波。最新款具备智能降噪、方向性麦克风功能,在嘈杂环境中可提升言语清晰度30%以上。

4. 使用助听器的注意事项

初次佩戴需要1-3个月适应期,应从安静环境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场景。定期清洁助听器麦克风和耳模,避免耳道感染。每半年进行听力复查并重新调试参数,听力持续下降时需及时更换机型。电池续航问题可选择充电式机型,现代助听器单次充电可使用24小时以上。

听力障碍者应及时到三甲医院耳鼻喉科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确诊类型后选择干预方案。助听器验配需专业机构完成,错误使用可能加重听力损伤。早期干预能有效延缓听力退化速度,保持大脑听觉中枢的活跃度,降低老年痴呆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