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高如何造成的,如何降下去

肾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78次浏览

关键词: #肌酐 #肌酐高

肌酐升高主要反映肾功能异常,常见原因包括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药物影响等,需通过药物干预、饮食调整及生活习惯改善降低数值。关键措施包括控制蛋白质摄入、避免肾毒性药物、治疗原发病。

1. 肾功能异常是肌酐升高的核心原因。肾脏负责过滤血液中的肌酐,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肌酐无法有效排出。慢性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会逐渐损害肾单位;急性因素如严重脱水、感染或药物中毒可能导致肾小管坏死。尿常规和肾功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

2. 药物因素需重点排查。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长期使用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肾脏血流;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具有直接肾小管毒性;化疗药物顺铂可能引起急性肾小管损伤。使用这些药物时应监测肌酐变化,必要时调整剂量。

3. 饮食控制对降低肌酐至关重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控制在0.6-0.8g/kg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限制高磷食物如乳制品、动物内脏的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g以减轻水肿。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肠道排毒。

4. 针对性治疗原发病能改善肾功能。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使用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可降低尿蛋白;高血压患者应维持血压在130/80mmHg以下,优选ACEI类药物如贝那普利。对于尿路梗阻需解除结石或肿瘤压迫。

5. 辅助疗法可配合使用。中医辨证施治选用大黄、黄芪等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材;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保持每日尿量1500ml以上,避免长时间憋尿。透析治疗适用于肌酐持续高于707μmol/L的患者。

肌酐水平异常需系统评估肾功能状态,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每月监测肌酐变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低蛋白饮食结构。出现恶心、少尿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