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是什么病?有什么症状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
1、静止性震颤:
约70%患者以手部搓丸样震颤为首发症状,典型表现为4-6Hz的节律性抖动,静止时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震颤多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逐渐扩展至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这种症状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基底节环路功能紊乱有关。
2、肌强直:
表现为齿轮样或铅管样肌张力增高,被动活动关节时阻力均匀增高。颈部、躯干和四肢近端肌肉受累明显,导致面具脸、写字过小征等特征性表现。肌强直源于基底节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减弱,可通过改良版肌张力评定量表进行量化评估。
3、运动迟缓:
动作启动困难和运动速度减慢是核心症状,表现为起床翻身困难、步态拖曳、连续动作障碍。严重者出现冻结步态,起步时双脚像粘在地面上。运动迟缓与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不足直接相关,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可客观评估其程度。
4、姿势平衡障碍:
中晚期出现重心不稳、易跌倒,表现为身体前倾、小碎步、摆臂减少。进行后拉试验时,患者难以维持平衡而出现后退步。这种症状与前庭-脊髓反射调节异常有关,Hoehn-Yahr分期3期以上患者多见。
5、非运动症状:
包括嗅觉减退、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便秘等前驱症状,以及疾病进展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焦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这些症状可能与α-突触核蛋白病理累及多个脑区有关,需采用非运动症状量表全面筛查。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有氧运动如太极、游泳以改善运动功能,饮食注意增加纤维素预防便秘,保证充足维生素D摄入维持骨骼健康。建议使用防滑垫、扶手等家居改造预防跌倒,定期进行认知训练和社交活动延缓功能退化。症状加重时需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中晚期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等手术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