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中医治疗

脂溢性脱发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穴位按摩、中药外洗、饮食调理等方式治疗。脂溢性脱发中医称为"发蛀脱发",多与湿热蕴结、血虚风燥、肝肾不足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头皮油腻、毛发稀疏脱落等症状。
湿热型可选用茵陈蒿汤加减,含茵陈、栀子等成分,有助于清热利湿;血虚风燥型常用神应养真丹,含当归、白芍等药材,可养血祛风;肝肾不足型多用七宝美髯丹,含何首乌、枸杞子等,能补益肝肾。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避免自行用药。
选取百会、风池、足三里等穴位,配合梅花针叩刺脱发区,可调节气血循环。针灸能改善头皮供血,抑制皮脂过度分泌,每周治疗2-3次,连续3个月可见效。孕妇及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每日按压太溪、三阴交等穴位各3分钟,配合指腹轻叩头皮,促进毛囊代谢。按摩前可用生姜片擦拭脱发部位,刺激局部血液循环。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抓挠导致二次损伤。
侧柏叶、皂角各30克煎水洗头,每周3次,可收敛除油;或使用含丹参、川芎的中药酊剂外涂。外用药需避开眼部,使用后若出现红肿瘙痒应停用。不可与西药米诺地尔同时使用。
多食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材,少食辛辣油腻。推荐百合莲子粥、首乌黑豆汤等药膳,避免冷饮及高糖食物。长期熬夜会加重肝肾亏损,需保证23点前入睡。
中医治疗需保持3-6个月疗程,治疗期间忌烟酒、保持头皮清洁。若伴随严重瘙痒或脓疱,可能合并真菌感染,需配合抗真菌治疗。日常选用木梳轻柔梳理,避免烫染头发,夏季外出戴透气遮阳帽减少紫外线刺激。每月可拍摄头皮照片对比疗效,若半年未改善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