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敏性皮肤病?如何治疗?

过敏性皮肤病是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发的皮肤炎症,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方式治疗。常见病因包括接触过敏原、遗传因素、环境刺激、食物过敏及自身免疫异常。
1、接触过敏原:
皮肤接触花粉、尘螨、金属镍等物质可能引发变态反应,表现为局部红斑、丘疹或水疱。治疗需立即脱离过敏源,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
2、遗传因素:
特应性体质人群更易发生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常伴随皮肤屏障功能缺陷。这类患者需长期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急性发作时可配合口服西替利嗪控制瘙痒。
3、环境刺激:
干燥寒冷气候或紫外线照射可能诱发皮肤敏感状态。建议使用物理防晒霜保护皮肤,室内保持50%-60%湿度,必要时采用冷敷缓解急性炎症反应。
4、食物过敏:
海鲜、坚果等食物可能通过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引起荨麻疹。需通过食物日记排查致敏食物,发作期可服用依巴斯汀配合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缓解症状。
5、自身免疫异常:
部分慢性荨麻疹与自身抗体相关,常规抗组胺药无效时需使用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此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配合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进行靶向治疗。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应选择棉质透气衣物,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饮食上注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度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皮肤微循环,但运动后需及时清洁汗液。建立规范的皮肤护理流程,冬季加强保湿,夏季注重防晒,出现持续不愈的皮损需及时进行斑贴试验等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