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蛋白低是怎么回事,能治愈吗

铁蛋白低可能由营养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慢性失血、妊娠期需求增加、炎症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饮食调整、口服铁剂、静脉补铁、病因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
1、营养摄入不足:长期偏食或素食导致膳食铁摄入不足,动物肝脏、红肉、血制品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摄入过少。需增加牛肉、猪肝、鸭血等高铁食物,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
2、吸收障碍:胃酸缺乏、胃肠手术后或乳糜泻等疾病影响铁吸收。需治疗原发病,同时选择氨基酸螯合铁等易吸收剂型,避免与钙剂、浓茶同服。
3、慢性失血:月经量过多、消化道溃疡出血、痔疮反复出血导致铁丢失。女性需排查妇科疾病,所有患者应做便潜血检查,必要时进行胃肠镜检查明确出血点。
4、妊娠期需求增加:胎儿发育需消耗母体大量铁储备。孕妇应从孕中期开始预防性补铁,选择多糖铁复合物等胃肠刺激小的制剂,配合叶酸预防贫血。
5、炎症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肾病等炎症状态会抑制铁利用。需控制原发病活动度,严重缺铁时可短期使用静脉铁剂,但需监测过敏反应。
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每日摄入红肉100-150克,每周食用动物肝脏或血制品2-3次,餐后食用猕猴桃、橙子等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避免咖啡、浓茶影响铁吸收,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补铁3-6个月以replenish储存铁。合并慢性疾病患者需每3个月复查铁代谢指标,育龄女性建议每年进行贫血筛查。重度贫血或病因不明者应及时血液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