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可通过补充铁剂、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营养不良、控制原发病、血液透析等方式治疗。肾性贫血通常由肾功能减退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铁代谢紊乱、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尿毒症毒素蓄积等原因引起。

1、补充铁剂:

铁缺乏是肾性贫血常见原因,需通过口服或静脉途径补充铁元素。硫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铁剂可改善铁储备,但需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避免铁过载。合并炎症时需联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2、促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直接刺激骨髓造血,需皮下注射每周1-3次。用药期间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100-120g/L为宜,过高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压升高和头痛

3、纠正营养不良:

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4克优质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食物。同时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每日叶酸需求量为1-5mg,维生素B12为500-1000μg。

4、控制原发病:

积极治疗慢性肾脏病基础疾病,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通过ACEI/ARB类药物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速度,从根本上改善贫血进展。

5、血液透析:

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规律血液透析可清除尿毒症毒素,改善骨髓抑制。高通量透析器能更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联合血液灌流可进一步改善贫血症状。

肾性贫血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瘦肉50-100克、深色蔬菜300克以上,限制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每次30-45分钟。严格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记录乏力、心悸等症状,定期复查血常规、铁代谢和肾功能指标。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