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后眼睛有异物感

白内障手术后眼睛有异物感通常由术后角膜水肿、缝线刺激、干眼症、炎症反应或人工晶体位置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人工泪液、抗炎药物、缝线调整、角膜修复或二次手术等方式缓解。
手术过程中角膜内皮细胞可能暂时受损,导致角膜水肿增厚,使患者感觉眼内有沙粒摩擦。轻度水肿3-7天可自行消退,严重者需使用高渗滴眼液促进水肿吸收,同时避免揉眼和过度用眼。
传统手术采用的角膜缝线可能因线结突出或局部摩擦产生异物感。术后1-2个月待切口愈合后拆除缝线即可缓解,期间可使用润滑型眼膏包裹线头减少刺激,若缝线松动需及时处理。
手术损伤结膜杯状细胞及神经反射弧,导致泪液分泌减少。表现为持续性眼表干燥、灼热感,需长期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严重者可考虑泪小点栓塞术。
术后前房可能出现无菌性炎症,炎性因子刺激睫状体引发异物感和畏光。需规律使用激素类滴眼液如氟米龙,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控制炎症,通常2-4周逐渐消退。
人工晶体偏位或襻接触虹膜时可能产生机械性刺激。需通过房角镜和UBM检查确认位置,轻微偏位可用散瞳药缓解,严重偏位需手术复位或更换晶体。
术后应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感染,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刺激,饮食多补充维生素A、C及Omega-3脂肪酸促进眼表修复。避免长时间阅读或电子屏幕使用,睡眠时抬高床头减轻眼部充血。若异物感持续加重伴视力下降、眼红眼痛,需立即复查排除感染或青光眼等并发症。定期进行泪液分泌测试和角膜地形图检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