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股骨头坏死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股骨头坏死主要表现为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跛行、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隐匿不适、进展期功能受限和晚期结构破坏三个阶段。
早期表现为间歇性钝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疼痛多位于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约30%患儿会出现膝关节牵涉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逐渐转为持续性,夜间可能加重影响睡眠。
髋关节内旋和外展活动最早受限,患儿可能出现"4字试验"阳性。中期会出现穿鞋袜困难,后期可发展为关节挛缩。日常活动中奔跑、跳跃等动作会明显受限。
疼痛性跛行是典型表现,患儿为减轻负重会缩短患肢着地时间。随着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加重,可能出现Trendelenburg步态,即躯干向患侧倾斜的代偿性行走姿势。
臀肌和大腿肌肉进行性萎缩通常在发病3-6个月后出现。患侧大腿周径较健侧缩小1-2厘米,肌力测试显示髋外展肌群力量明显减弱。
晚期由于股骨头变形和髋臼适应不良,会出现关节活动范围永久性减小。部分患儿可能发展为髋关节半脱位或完全脱位,此时被动活动也会引起剧烈疼痛。
建议患儿保持适度非负重活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跑跳等冲击性运动。日常可补充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维持合理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定期进行髋关节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进展,物理治疗对维持关节活动度有积极作用。出现持续性疼痛或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