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有哪些典型症状

消化道出血典型症状包括呕血、黑便、便血、贫血相关表现及失血性休克。消化道出血症状按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出血表现、中度出血表现及重度出血表现。
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血液经口腔呕出,颜色可呈鲜红或咖啡渣样。呕血通常提示出血部位在食管、胃或十二指肠,出血量较大时血液未经胃酸充分作用即呕出,呈现鲜红色;出血量较少或出血速度较慢时,血液在胃内与胃酸接触后变为咖啡渣样。呕血常伴有恶心、上腹不适等症状。
黑便表现为大便呈柏油样、黏稠发亮,具有特殊腥臭味。黑便多由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所致,通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量在50毫升以上。出血部位越靠近消化道远端,血液在肠道内存留时间越长,黑便颜色越深。黑便可能单独出现或与呕血同时发生。
便血指粪便中混有鲜红或暗红色血液,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越靠近肛门,血液颜色越鲜红。直肠或肛管出血时,血液常附着于粪便表面;结肠出血时,血液多与粪便混合;小肠出血量较大时也可表现为暗红色血便。便血可能伴有腹痛、里急后重感等症状。
慢性消化道出血可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急性大量出血后,机体代偿机制尚未完全启动时也可能出现贫血症状。贫血程度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相关,长期少量出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匙状甲、口角炎等特征性改变。
急性大量消化道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表现为冷汗、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甚至意识障碍。休克是消化道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提示出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的20%,需立即抢救。休克前期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口渴等表现,需密切观察。
消化道出血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粗糙、辛辣刺激性食物。出血期间禁食禁水,出血停止后逐步恢复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定期监测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观察呕血、便血情况并记录出血量及次数。贫血患者可适当补充富含铁质及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加重或再次出血表现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