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尿崩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宝宝尿崩症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脱水等症状,临床特征包括尿量异常增多、持续口渴、皮肤干燥、体重下降及电解质紊乱。
尿崩症患儿每日尿量可达3000毫升以上,严重者超过4000毫升,尿液颜色清淡如水。中枢性尿崩症因抗利尿激素缺乏导致肾脏无法浓缩尿液,肾性尿崩症则因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患儿可能出现夜间频繁排尿甚至尿床现象。
患儿为补偿大量水分丢失会持续强烈口渴,饮水量显著增加,偏爱冷饮。婴幼儿表现为哭闹不安、频繁觅乳,年长儿可能出现偷喝生水等异常行为。若不及时补水可迅速发展为脱水。
皮肤弹性减退、口唇干裂、前囟凹陷(婴幼儿)是典型脱水表现。严重时出现眼窝深陷、四肢冰凉、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征象。尿崩症引发的脱水常伴随血钠升高,可能引发神经系统症状。
长期未控制的尿崩症可影响营养吸收,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龄标准。这与大量水分摄入导致的食欲减退、反复脱水造成的代谢紊乱有关。婴幼儿可能出现大运动发育延迟。
血钠浓度异常是最常见并发症,高钠血症可表现为烦躁、嗜睡甚至抽搐,低钠血症则可能引发呕吐、头痛。长期电解质失衡会影响心脏功能,心电图可见T波改变等异常。
家长需为患儿准备足量饮用水并记录出入量,选择低盐、高钾的饮食如香蕉、土豆等。外出时随身携带水壶,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加重。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骤减等危急症状需立即就医。中枢性尿崩症患儿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利尿激素替代治疗,肾性尿崩症则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配合特定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