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辅助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影像学检查、腹腔穿刺、炎症标志物检测及生化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细菌感染。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核左移现象,部分患者伴有血红蛋白下降。该检查快速简便,是评估感染程度的基础指标。
腹部立位X线片可观察膈下游离气体,判断空腔脏器穿孔;腹部CT能清晰显示腹腔积液、肠管扩张及腹膜增厚情况,对确定原发病灶和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腹腔脓肿或局限性积液。
诊断性腹腔穿刺可获取腹腔积液进行性状观察和实验室分析。脓性液体提示化脓性腹膜炎,血性液体需考虑内脏破裂或血管损伤。腹水淀粉酶升高可能为胰腺炎继发腹膜炎,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能反映炎症严重程度,其水平与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数值持续升高往往提示感染未控制或存在并发症。
肝功能检查可发现转氨酶异常,肾功能指标异常提示可能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常见于严重感染患者,血气分析能早期发现代谢性酸中毒,这些指标对指导液体复苏至关重要。
患者确诊后需严格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能量需求。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辛辣刺激及产气食物。卧床期间应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病情稳定后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床上肢体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监测体温变化及腹痛程度,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出现意识改变或呼吸困难等表现需立即通知医疗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