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和肺结节的区别有哪些

肺炎和肺结节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和预后五个方面。
肺炎多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属于急性炎症反应;肺结节则可能由感染后遗留瘢痕、良性肿瘤或早期肺癌导致,多为慢性病理改变。肺炎常见诱因包括受凉、免疫力下降,肺结节则与环境污染物接触、长期吸烟等因素相关。
肺炎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咳嗽伴黄痰、胸痛及呼吸困难;肺结节通常无症状,偶在体检中发现,若为恶性病变进展后才可能出现咯血、消瘦等表现。两者症状差异与病变性质直接相关,炎症反应更易引发全身症状。
胸部CT显示肺炎呈斑片状渗出影,边界模糊,多累及肺叶或肺段;肺结节表现为直径≤3厘米的类圆形孤立病灶,边界清晰。动态观察中,肺炎病灶2-4周内可有明显变化,而良性结节往往长期稳定。
肺炎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配合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肺结节需先明确性质,<8毫米结节多建议定期随访,恶性倾向结节需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两者治疗策略差异源于疾病本质不同。
肺炎经规范治疗多在2-3周痊愈,少数可进展为肺脓肿;肺结节预后取决于性质,良性结节无需特殊处理,恶性结节早期手术五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定期低剂量CT筛查对肺结节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日常需注意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雾霾天气减少外出或佩戴防护口罩。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可增强肺功能,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十字花科蔬菜。出现持续两周以上咳嗽、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就诊呼吸科,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建议每年进行胸部CT检查。居家护理可练习腹式呼吸改善肺通气,保持室内湿度50%-60%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