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常见的症状有哪几种

急性胆囊炎常见症状主要包括右上腹剧痛、发热寒战、恶心呕吐、黄疸及消化不良。症状发展通常呈现从局部疼痛到全身反应的进展过程。
疼痛多始于剑突下或右上腹,呈持续性绞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突发。疼痛可能伴随局部腹肌紧张,按压胆囊区域时出现明显压痛反跳痛。这种疼痛由胆囊壁炎症水肿及胆道痉挛共同引起,严重者可发展为胆囊坏疽。
约70%患者出现38℃以上中低度发热,细菌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发热多发生在腹痛后12-24小时,提示炎症已累及胆囊全层或合并胆道感染。血液检查常见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异常。
消化道症状由炎症刺激内脏神经及胆汁排泄受阻导致。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持续呕吐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部分患者因剧烈呕吐出现脱水表现,如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等。
约20%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提示可能合并胆总管结石或胆管炎。黄疸程度与胆道梗阻严重性相关,可伴随尿液颜色加深及陶土样大便。血清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是实验室检查典型表现。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多见餐后腹胀、嗳气、脂肪泻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由于胆汁分泌不足,患者对高脂食物耐受性显著下降,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急性胆囊炎患者需严格禁食油腻食物,发作期建议低脂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蒸蛋、去皮鸡肉等低脂高蛋白食物,每日少量多餐。适当散步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疼痛。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改变或腹痛加剧,需立即就医排除胆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可监测胆囊炎症变化,合并胆总管结石者建议尽早进行内镜取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