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呼吸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20次浏览

关键词: #静脉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可分为心上型、心内型、心下型和混合型四种主要类型。

1、心上型:

心上型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病例的45%。肺静脉通过垂直静脉汇入左头臂静脉或上腔静脉,最终引流至右心房。此类型常伴随肺静脉梗阻,患儿出生后早期即可出现严重紫绀和呼吸困难,需紧急手术干预。超声心动图和CT血管成像可明确诊断。

2、心内型:

心内型占比约25%,肺静脉直接或通过冠状静脉窦引流至右心房。部分病例可能合并房间隔缺损,临床症状相对较轻,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和发育迟缓。心导管检查能准确显示异常回流路径,手术需重建肺静脉与左心房的连接。

3、心下型:

心下型约占20%,肺静脉经下行静脉穿过膈肌汇入门静脉或下腔静脉。此类型几乎均存在肺静脉梗阻,新生儿期即表现为严重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腹部超声可见门静脉扩张,需在出生后1周内实施根治手术。

4、混合型:

混合型最为罕见,约占10%,表现为两种以上引流途径并存。肺静脉分别通过不同路径回流至体静脉系统,解剖结构复杂多变。术前需通过心血管造影全面评估,手术方案需个体化设计,预后与肺静脉梗阻程度密切相关。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患儿术后需定期随访心脏功能,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应保证充足热量和优质蛋白,适当补充铁剂预防贫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需按计划完成。家长需观察患儿活动耐量、唇色变化及体重增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复诊。术后半年内每月复查超声心动图,之后根据恢复情况调整随访间隔。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