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性大动脉炎注意事项有哪些

外周性大动脉炎需注意日常监测、规范用药、预防感染、适度运动及定期复查。该病属于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管理重点在于控制炎症进展、减少血管并发症。
每日记录血压变化,注意双侧肢体血压差异是否超过20毫米汞柱。观察有无头晕、视物模糊等缺血症状,监测体温排除活动性感染。血管搏动减弱或肢体疼痛需立即就医。
糖皮质激素需遵医嘱逐渐减量,避免突然停药引发反跳。免疫抑制剂使用期间每月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合并高血压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优先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出现发热咳嗽时及时排查肺部感染,口腔溃疡可能提示免疫抑制过度。长期服用激素者需警惕真菌感染风险。
选择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举重、憋气动作等可能升高血压的运动。运动后出现肢体苍白或跛行需立即停止并评估血管状况。
每3个月检查炎症指标和血管超声,每年进行全身血管影像学评估。育龄女性备孕前需调整用药方案,病情稳定期方可考虑妊娠。突发视力下降或剧烈头痛需急诊排除大动脉炎危象。
饮食建议以低盐高蛋白为主,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适量增加深海鱼类补充ω-3脂肪酸。保证每日1500毫升饮水,避免浓茶咖啡刺激血管。冬季注意四肢保暖,沐浴水温不超过40℃。保持规律作息,情绪波动可能诱发血管痉挛,可通过冥想调节心理状态。随身携带疾病说明卡,标注用药信息和紧急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