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慢性胆囊炎的4个症状

慢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隐痛、餐后腹胀、恶心呕吐及发热畏寒四个典型症状。慢性胆囊炎的症状通常由胆囊结石长期刺激、细菌反复感染、胆汁淤积、胆囊收缩功能异常及饮食习惯不良等因素引起。
疼痛多位于右肋缘下,呈持续性钝痛或胀痛,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常与胆囊结石嵌顿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有关。发作时建议低脂饮食,必要时需进行胆囊超声检查明确诊断。
由于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肪消化,患者进食后易出现上腹部饱胀感。症状多伴随嗳气、早饱等消化不良表现,可通过少食多餐、口服促胆汁分泌药物缓解。
胆汁反流刺激胃黏膜会引起反射性恶心,严重时出现呕吐,呕吐物常含胆汁样苦味液体。急性发作期需禁食,静脉补充电解质,慢性期需避免暴饮暴食及高脂饮食。
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8℃以下,若出现高热寒战提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需及时进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测,感染控制后应考虑择期胆囊切除术。
慢性胆囊炎患者日常需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40克以下。建议选择清蒸鱼、豆腐等易消化蛋白,烹调时使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规律进食可促进胆汁规律排放,避免长时间空腹。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胆囊收缩功能,但发作期应卧床休息。若半年内发作超过3次或伴有胆囊萎缩、壁增厚超过4毫米,需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