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尿路感染 急性尿路感染的五个症状要及时处理

急性尿路感染是由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炎症反应,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下腹不适及血尿。急性尿路感染的症状主要有排尿灼热感、尿液浑浊、腰部酸痛、发热寒战、排尿困难。
细菌刺激尿道黏膜导致排尿时尿道口灼痛,尤其在排尿终末时加重。可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促进细菌排出,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
尿液中混有脓细胞和脱落上皮细胞,静置后可能出现絮状沉淀。建议留取清洁中段尿进行化验,确诊后需规范抗感染治疗,避免发展为慢性感染。
感染波及肾脏时出现肾区叩击痛,可能伴随体温升高。这种情况提示上尿路感染,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防止肾实质损伤。
细菌毒素入血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可超过38.5℃。出现寒战高热需警惕败血症风险,应及时进行血培养检查并住院治疗。
严重炎症导致尿道黏膜水肿,可能出现排尿中断或尿潴留。老年男性患者需排除前列腺增生并发症,必要时需留置导尿管缓解症状。
预防急性尿路感染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养成不憋尿习惯。女性应注意经期卫生,同房后及时排尿。建议穿着棉质透气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外阴。可适量食用蔓越莓制品,其含有的原花青素能抑制细菌黏附尿道。日常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但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反复发作患者需排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