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可以空气传播吗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污染物间接传播。
流感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毒的飞沫,直径通常大于5微米。这些飞沫可在1米范围内直接进入他人呼吸道黏膜。飞沫在空气中悬浮时间较短,但近距离接触时传染风险极高。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
在密闭空间内,患者产生的微小飞沫核(直径小于5微米)可形成气溶胶悬浮数小时。这类颗粒能突破普通外科口罩的过滤层,通过空调系统远距离传播。医院插管等医疗操作会显著增加气溶胶产生,需使用N95口罩防护。
病毒附着在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体表面可存活24-48小时。接触污染表面后未洗手即触摸眼鼻口会导致感染。75%酒精、含氯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环境中的病毒,高频接触区域应每日消毒3-4次。
孕妇感染流感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胎儿,新生儿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易出现重症。妊娠期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可使胎儿获得被动免疫,抗体保护可持续至出生后6个月。
被病毒污染的纸巾、餐具等物品处理不当可能造成间接传播。病毒在棉织物上存活8-12小时,不锈钢表面存活24-48小时。污染物应密封后处理,耐高温物品可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
流感流行期间应保持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使室内外空气充分交换。合理使用空气净化器可降低密闭空间病毒浓度,选择CADR值大于300立方米/小时、具备H13级HEPA滤网的产品效果更佳。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防御功能,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范围内为宜。饮食需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肉等,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鲜枣等水果,深色蔬菜摄入量应达300克以上。出现持续高热、胸闷气促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