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腋窝下长了个硬疙瘩,按的时候有点疼

儿童腋窝出现按压疼痛的硬疙瘩可能由淋巴结炎、皮脂腺囊肿、毛囊炎、脂肪瘤或疖肿引起,可通过局部热敷、抗生素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处理。
儿童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表现为黄豆至蚕豆大小的硬结,可能伴随发热。急性期需针对原发感染使用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慢性反复肿大需排查结核感染。局部可配合热敷促进炎症吸收,避免挤压刺激。
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的囊性肿物,质地较硬且与皮肤粘连,继发感染时出现压痛。未感染时无需处理,合并感染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形成脓肿则需切开引流。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单个毛囊引起的红色丘疹,发展为脓疱后形成硬结。早期可外用碘伏消毒,已化脓需由医生无菌排脓。注意避免穿着过紧衣物摩擦患处,肥胖儿童需加强腋窝皮肤皱褶处清洁。
由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触诊呈分叶状柔软包块,但深部脂肪瘤可能触感偏硬。生长缓慢且极少恶变,直径超过3厘米或影响活动时可手术切除。需与淋巴管瘤等软组织肿瘤鉴别,超声检查可明确性质。
深层毛囊炎扩散至周围组织形成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期为硬结伴跳痛,成熟后顶端出现黄白色脓栓。未化脓前可外敷鱼石脂软膏,成熟疖肿需由医生切开引流。切忌自行挤压,糖尿病患者需警惕痈的形成。
日常护理需每日用温水清洗腋窝并彻底擦干,选择纯棉透气的衣物。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增强皮肤抵抗力,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观察肿块变化情况,若出现持续增大、皮肤发红发热、患儿精神萎靡或发热超过38.5℃,应及时就医排查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如猫抓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运动时避免腋窝过度摩擦,洗澡后可使用不含酒精的婴儿润肤乳保持皮肤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