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主要有肠道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结直肠癌变、营养不良、关节病变等。
长期炎症导致肠壁变薄,可能引发急性穿孔。患者突发剧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需紧急手术修补。慢性穿孔可能形成局限性脓肿,表现为持续发热和局部压痛。肠穿孔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危急的并发症,死亡率可达30%。
全结肠扩张超过6厘米伴全身中毒症状,多发生于重度活动期。表现为高热、心动过速、腹胀如鼓,肠鸣音减弱。需立即禁食胃肠减压,静脉用糖皮质激素无效时需紧急结肠切除。该并发症病死率高达20%。
病程超过8年者癌变风险显著增加,病变范围越广风险越高。癌变通常呈多灶性,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建议全结肠炎患者每1-2年进行结肠镜监测,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预防性切除。
长期腹泻导致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常见低蛋白血症引起的双下肢水肿,铁缺乏导致的贫血,维生素D缺乏引发的骨软化。需定期检测营养指标,必要时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约20%患者出现外周关节炎,多累及膝关节和踝关节。强直性脊柱炎发生率较常人高10倍,表现为晨僵和骶髂关节疼痛。关节症状通常与肠道炎症活动度平行,控制原发病后多可缓解。
患者需保持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乳制品和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建议食用米粥、软烂面条等低纤维食物,缓解期可逐步增加瘦肉、蒸蛋等优质蛋白。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每日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定期监测体重和血红蛋白。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便血加重时需立即就医。心理疏导对缓解疾病焦虑尤为重要,可参加患者互助小组获取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