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炎和肺栓塞有哪些区别

肺血管炎和肺栓塞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五个方面。
肺血管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因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血管壁导致炎症反应,常见类型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肺栓塞则由血栓阻塞肺动脉引起,血栓多来源于下肢深静脉,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或血流淤滞密切相关。
肺血管炎以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和坏死为主要特征,可导致血管狭窄或动脉瘤形成。肺栓塞的病理基础是血栓机械性阻塞肺动脉,引发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局部缺血,严重时可导致肺梗死。
肺血管炎常表现为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多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炎症反应,部分患者合并鼻窦炎或肾脏损害。肺栓塞典型症状为突发胸痛、呼吸急促和咯血,可能伴随心悸、晕厥等循环系统症状,严重者出现休克。
肺血管炎诊断依赖血清学检查(如ANCA抗体)、影像学显示血管壁增厚或动脉瘤,以及病理活检证实血管炎性改变。肺栓塞确诊需通过CT肺动脉造影显示充盈缺损,结合D-二聚体检测和下肢静脉超声评估血栓来源。
肺血管炎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控制炎症为主,生物制剂可用于难治性病例。肺栓塞需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高危患者需溶栓或取栓手术,长期预防需口服抗凝药物。
日常管理中,肺血管炎患者需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和药物副作用,避免感染;肺栓塞患者应坚持抗凝治疗并预防血栓复发,肥胖者需控制体重,长期卧床者需进行下肢活动。两者均需戒烟限酒,肺血管炎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调节免疫,肺栓塞患者需注意避免脱水。出现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肺栓塞属于急症需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