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如何治疗 5个方法帮你控制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可通过控制蛋白质摄入、限制盐分摄入、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方式治疗。肾小球肾炎通常由感染、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药物损伤、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蛋白质代谢产物会增加肾脏负担,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应占总蛋白摄入量的50%以上。植物蛋白如豆制品可适量食用,但需注意总量控制。
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肾脏负担。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盐食物。烹饪时可使用醋、柠檬汁等调味品替代部分食盐,减少钠的摄入。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脏炎症。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可用于激素治疗效果不佳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可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恶化,目标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除限盐外,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规律监测血压,避免剧烈波动。
定期检查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等指标,评估肾功能变化。每3-6个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延长间隔。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量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保持乐观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对疾病恢复有积极作用。饮食上可多食用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但高钾食物需根据血钾水平调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停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