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及如何治疗

胸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神经压迫等,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退行性变、长期劳损、姿势不良、代谢异常、外伤等因素引起。
胸腰椎骨质增生早期表现为脊柱周围钝痛或酸痛,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加重。疼痛可能与骨刺刺激周围软组织或关节囊有关。轻度疼痛可通过热敷、按摩缓解;持续疼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
随着骨质增生进展,脊柱活动度逐渐下降,可能出现弯腰、转身困难。这与椎体边缘骨赘形成及小关节增生有关。建议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改善柔韧性,急性期需佩戴支具稳定脊柱。
严重骨质增生可能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发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此类症状需及时就医,通过CT或MRI明确压迫程度。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椎管减压术、骨赘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年龄增长导致的椎间盘脱水、弹性下降是骨质增生的主要病理基础。日常需加强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适度晒太阳促进钙吸收,延缓骨质退化进程。
长期弯腰驼背、久坐不动等不良姿势会加速脊柱退变。建议保持正确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必要时通过核心肌群训练增强脊柱稳定性。
胸腰椎骨质增生患者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睡眠选择硬板床并配合低枕。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银耳、猪蹄,同时控制体重减轻脊柱负荷。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采用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促进血液循环,但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症状或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应及时至骨科或脊柱外科就诊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