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会传染吗 关于龋齿的错误认识要纠正

口腔科编辑 医言小筑
16次浏览

关键词: #龋齿

龋齿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导致龋齿的致病菌可通过唾液传播。关于龋齿的常见错误认识主要有细菌传播途径误解、遗传决定论、乳牙无需治疗、仅限儿童患病、单纯忌糖防龋五种。

1、细菌传播:

变形链球菌等致龋菌可通过共用餐具、亲吻等唾液接触传播,但需配合口腔环境恶化才会引发龋齿。建议避免与龋齿活跃期患者共享食物器具,婴幼儿喂养时成人勿用嘴接触餐具。

2、遗传误区:

龋齿易感性虽与牙釉质发育等遗传因素相关,但60%以上的发病率差异取决于后天口腔护理。即便父母有严重龋齿史,通过规范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及定期涂氟仍可有效预防。

3、乳牙忽视:

乳牙龋坏会直接影响恒牙胚发育,可能造成牙列不齐或釉质缺陷。临床常见乳牙早失导致恒牙萌出障碍病例,建议幼儿每3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发现龋洞需及时进行玻璃离子充填治疗。

4、年龄局限:

中老年人因牙龈退缩、根面暴露更易发生根面龋,50岁以上人群龋齿发病率达38%。长期服药导致的唾液减少、义齿清洁不当等因素会显著增加老年龋齿风险,需加强邻面清洁及专业菌斑清除。

5、控糖片面:

除蔗糖外,面包等精制碳水化合物经唾液淀粉酶分解同样产酸。防龋需控制进食频率而非单纯忌糖,建议采用代糖食品,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中和酸性环境。

预防龋齿需建立系统性口腔健康管理,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接受专业洁治去除龈下菌斑。妊娠期妇女及正畸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可选用含氟漱口水,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血糖以减少唾液糖分含量。对于已形成的龋洞,早期树脂充填比拖延至牙髓炎发作更经济有效,出现冷热刺激痛时应立即就诊避免病情恶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