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子宫内膜息肉的症状

子宫内膜息肉可能由雌激素水平异常、慢性炎症刺激、子宫内环境紊乱、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孕或阴道异常排液等症状。
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是主要诱因。多见于围绝经期女性、肥胖人群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这类人群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容易导致子宫内膜局部形成息肉样改变。临床可通过孕激素类药物调节激素水平。
慢性子宫内膜炎或宫颈炎反复发作时,炎症因子会刺激子宫内膜组织异常修复。常见于人工流产术后感染、分娩后感染或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继发感染等情况。需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者需宫腔镜下切除息肉。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异常,可能促进子宫内膜血管增生形成息肉。这类患者往往伴随胰岛素抵抗,需同步控制原发病,必要时行宫腔镜电切术。
长期使用他莫昔芬等抗雌激素药物或雌激素替代治疗时,可能打破子宫内膜增殖与脱落的平衡。乳腺癌术后患者需特别注意定期妇科检查,发现息肉增大需及时处理。
部分患者存在PTEN等抑癌基因突变,导致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调控异常。这类息肉易复发,术后需密切随访,必要时考虑子宫切除术。
日常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频繁宫腔操作。月经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可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叶酸。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出现经间期出血或分泌物异常应及时就诊。备孕女性若发现息肉影响受孕,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宫腔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