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怎么治疗 掌握这几招治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可通过血管内介入治疗、开颅夹闭术、血流导向装置植入、药物控制和定期随访观察等方式治疗。颅内动脉瘤通常由先天血管壁缺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外伤或感染等因素引起。
通过股动脉穿刺导入微导管,将弹簧圈填入瘤体促使血栓形成,适用于未破裂且形态规则的动脉瘤。该技术创伤小,但需警惕弹簧圈移位或瘤颈残留风险,术后需长期抗血小板治疗。
直视下用钛夹阻断瘤颈血流,适用于宽颈或复杂位置动脉瘤。手术需暴露载瘤动脉,可能损伤周围神经组织,但治愈率较高,术后需监测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
新型密网支架植入载瘤动脉,通过改变血流方向使瘤体萎缩。适用于巨大或梭形动脉瘤,需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6-12个月,存在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
钙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可预防脑血管痉挛,β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波动。破裂出血期需使用氨甲环酸止血,疼痛剧烈时可短期应用镇痛药物。
未达手术指征的小动脉瘤需每6-12个月复查CTA或DSA,监测瘤体变化。戒烟限酒、控制血压低于140/90mmHg,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等诱发因素。
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有氧运动,避免举重、潜水等可能升高颅内压的活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时抬高床头15-30度,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女性患者需避孕至病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