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沙眼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常见症状包括眼睑红肿、异物感、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混浊及倒睫。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抗生素治疗、睑内翻矫正手术、眼部清洁护理、预防传播措施以及并发症处理。
早期表现为眼睑充血肿胀,伴随结膜滤泡增生。病理性因素与衣原体持续感染有关,可能引发睑结膜瘢痕化。急性期可使用红霉素眼膏控制感染,慢性期需热敷缓解炎症。
患者常主诉眼睛磨痛、畏光流泪,与角膜上皮损伤相关。典型体征为结膜乳头增生,可能伴随角膜血管翳形成。建议使用人工泪液缓解不适,严重者需角膜保护剂治疗。
晨起时可见黏液脓性分泌物黏附睫毛,由衣原体繁殖刺激结膜杯状细胞导致。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睑缘,急性期可配合阿奇霉素滴眼液抑制病原体。
疾病进展期可能出现角膜上皮下浸润,视力逐渐下降。与反复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有关,需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晚期需行角膜移植术。
瘢痕性睑内翻导致睫毛摩擦角膜,属于终末期表现。需通过电解拔睫或睑板楔形切除术矫正,术后需长期使用环孢素滴眼液预防复发。
预防沙眼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毛巾脸盆,流行地区建议每年集体服用阿奇霉素。饮食应增加维生素A摄入,如胡萝卜、动物肝脏等,有助于维持角膜健康。患者需每日用煮沸晾凉的温水清洁眼周,外出佩戴太阳镜减少刺激。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需同时治疗,患儿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期可进行热敷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睑板腺按摩防止瘢痕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