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性斜颈有粗筋脖子歪怎么办

骨科编辑 医路阳光
38次浏览

关键词: #斜颈 #脖子 #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可通过手法牵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姿势调整等方式改善,通常由胸锁乳突肌纤维化、产伤、宫内压迫、肌肉缺血或遗传因素引起。

1、手法牵拉:

针对轻度患儿,由专业康复师指导进行胸锁乳突肌被动牵拉训练,每日多次轻柔拉伸患侧肌肉,配合头部向健侧旋转动作。需持续3-6个月,可改善肌肉挛缩并促进对称发育。家长需学习正确手法避免暴力操作。

2、物理治疗:

超短波、红外线等热疗可缓解肌肉痉挛,超声波能促进纤维化组织软化。结合电刺激治疗增强患侧肌力,每次20分钟,每周3-5次。需配合主动转头训练,疗程不少于2个月。

3、药物治疗:

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可暂时麻痹挛缩肌肉,为康复训练创造窗口期。注射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颈部固定及功能锻炼,药效维持3-6个月,必要时重复注射。禁用肌松剂等口服药物。

4、手术治疗:

1岁以上顽固性病例需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或延长术,术后石膏固定2-4周。严重者联合颈阔肌松解术,术后需佩戴颈托3个月并持续康复训练,防止瘢痕粘连导致复发。

5、姿势调整:

睡眠时用沙袋固定头部中立位,喂奶时引导患儿向患侧转头。日常用声光玩具吸引其向受限方向注视,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持续6-12个月可矫正姿势性代偿。

建议每日进行颈部主动旋转练习,循序渐进增加幅度;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骼发育;避免单侧抱姿或固定睡姿。若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面部出现明显不对称或颈椎侧弯超过15度,需及时复查评估手术指征。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钙质摄入,婴幼儿定期进行发育筛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