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上长了很多小颗粒是什么原因

乳头上出现小颗粒可能由蒙氏腺囊肿、毛囊角化症、湿疹、真菌感染或乳头腺瘤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隆起、瘙痒或色素沉着等症状。
蒙氏腺是乳晕区分泌润滑液的腺体,导管堵塞时会形成半透明小颗粒。妊娠期或哺乳期激素变化易诱发,一般无痛感,直径多小于3毫米。可通过热敷促进腺管通畅,反复发作需由医生进行穿刺引流。
乳晕区毛囊角蛋白过度堆积形成鸡皮样丘疹,触感粗糙。与遗传因素或维生素A缺乏相关,冬季干燥时加重。建议使用含尿素软膏软化角质,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过敏或机械摩擦导致乳晕区皮肤屏障受损,出现红色丘疹伴渗出倾向。常见于运动后汗液刺激或化纤内衣接触。需保持局部干燥,短期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缓解炎症。
念珠菌感染可引发乳晕边缘环状鳞屑斑块,伴卫星状分布的红色丘疹。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风险较高。确诊需刮取皮屑镜检,抗真菌药物治疗需持续2-4周。
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表现为乳头表面珍珠样结节。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波动有关,需通过超声鉴别性质,较大病灶需手术切除防止恶变。
日常应选择透气纯棉内衣避免摩擦,沐浴后及时擦干乳晕区水分。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如胡萝卜、动物肝脏)和维生素E(如坚果类),避免摄入已知过敏原。出现持续增大、出血或乳头溢液等表现时需立即就诊,哺乳期女性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乳房护理。定期自我检查时注意对比两侧乳头形态变化,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乳腺专项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