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鼻出血需要做哪些检查

反复鼻出血需进行鼻内窥镜检查、血常规检测、凝血功能检查、鼻窦CT扫描以及血压测量等五项核心检查。
鼻内窥镜能直观观察鼻腔黏膜状况,定位出血点位置,尤其对鼻腔后端隐蔽性出血具有诊断优势。检查可发现鼻中隔偏曲、血管瘤等结构性病变,同时能鉴别鼻腔肿瘤或炎症性病灶。
通过红细胞计数、血小板数值等指标筛查贫血或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常表现为反复鼻出血伴全身瘀斑,此项检查可排除血液病因素。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检测能评估凝血机制。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或肝病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是儿童及青少年反复鼻出血的常见病因。
对鼻腔鼻窦进行三维成像,可显示骨质结构异常、血管畸形或占位性病变。上颌窦血管瘤、鼻腔纤维血管瘤等疾病通过普通检查难以发现,CT扫描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中老年患者需监测动态血压,高血压导致的鼻腔小动脉破裂占反复鼻出血病例的30%以上。血压骤升时鼻腔后部动脉丛易发生自发性出血,控制血压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日常建议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凡士林涂抹鼻腔前部;避免用力擤鼻或挖鼻孔等机械刺激;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冬季干燥环境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50%-60%。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适量食用猕猴桃、菠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诱发黏膜充血。出现持续出血超过20分钟或伴随头晕乏力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