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检查方法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裂隙灯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病理活检。
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可观察虹膜、睫状体等前段葡萄膜结构,发现肿瘤位置、大小及表面特征。该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能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但对后段葡萄膜肿瘤的评估有限。
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后拍摄视网膜血管动态图像,可显示肿瘤血管渗漏、遮蔽荧光等特征性表现。该方法有助于鉴别脉络膜黑色素瘤与其他眼底病变,但对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
采用B超高频探头可测量肿瘤基底直径和高度,典型表现为低回声团块伴脉络膜凹陷。超声生物显微镜适用于前段肿瘤,标准B超适用于后段肿瘤,两者结合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MRI通过T1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低信号的特征表现协助诊断,增强扫描可评估肿瘤血供及眼外侵犯情况。该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
通过细针穿刺或手术切除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但葡萄膜位置特殊,活检可能导致肿瘤扩散,通常仅在临床高度怀疑且影像学不典型时采用。
确诊后需定期监测对侧眼情况,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日常避免强光刺激,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A、C的深色蔬果,如胡萝卜、蓝莓等,限制高脂饮食。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眼压波动。出现视力骤降、视物变形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