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拉肚子是什么情况 中医揭秘经期拉肚子的原因

经期拉肚子通常由激素水平波动、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宫寒血瘀等原因引起。
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肠道蠕动功能。雌激素下降可能刺激肠道平滑肌收缩加速,导致排便次数增多。这类情况可通过热敷腹部缓解,避免进食生冷食物。
子宫内膜脱落时释放的前列腺素不仅引发子宫收缩,还会作用于邻近肠道。过量前列腺素会增强肠道蠕动并减少水分吸收,形成稀便。饮用姜枣茶有助于中和前列腺素作用。
中医认为经期气血下注胞宫时,脾胃运化功能相对减弱。脾虚失运则水谷不化,出现大便溏泄。常伴有食欲减退、肢体困重,可通过山药粥等健脾食物调理。
经血大量流失可能导致暂时性气血不足。气虚不能固摄津液,血虚难以濡养肠道,表现为排便急迫、粪便不成形。建议经后服用当归补血汤等补益方剂。
寒凝血瘀体质者经期盆腔充血加剧,寒气下迫大肠可引起腹痛腹泻。典型症状为排出暗紫色血块后腹泻缓解,艾灸关元穴能温经散寒。
经期需特别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冷水刺激。饮食宜选择温补易消化的红枣小米粥、桂圆糯米粥等,忌食冰品、辛辣及油腻食物。每日可进行轻柔的腹部按摩,沿顺时针方向推揉肚脐周围。保持充足睡眠和情绪稳定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平衡。若腹泻伴随严重脱水或持续超过3天,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