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心肌缺血会影响胎儿吗

孕妇心肌缺血可能影响胎儿发育,但具体影响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及干预时机有关。心肌缺血可能导致胎盘供血不足,引发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等问题。若孕妇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需警惕心肌缺血可能。
孕妇轻度心肌缺血时,机体可能通过代偿机制维持胎盘血流,胎儿受影响较小。此时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及胎儿胎动,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饮食上应控制钠盐摄入,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有助于维持心肌功能。部分孕妇在充分休息后症状可缓解,胎儿发育通常不受明显干扰。
中重度心肌缺血可能显著减少子宫胎盘血流灌注,导致胎儿慢性缺氧。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孕妇血压波动、心电图ST段改变,胎儿可能出现胎心率异常或生长迟缓。妊娠合并高血压、贫血或糖尿病会加重风险。需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功能,胎儿超声监测脐血流及生长发育曲线。必要时需住院进行吸氧治疗,严重者需考虑提前终止妊娠。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筛查。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发展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妊娠期间需严格控制体重增长,贫血孕妇应及时补充铁剂。已确诊心肌缺血的孕妇需在产科和心内科共同监护下妊娠,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和时机,以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