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肺炎疫苗疼怎么回事 打肺炎疫苗这些不良反应告诉你

打肺炎疫苗后疼痛通常由疫苗刺激局部组织、个体敏感差异、注射技术因素、免疫反应激活及心理紧张等因素引起,常见不良反应还包括发热、乏力、红肿等。
疫苗成分进入肌肉组织后会引发短暂炎症反应,导致注射部位疼痛。这种疼痛多为轻度,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可通过冷敷减轻不适。
部分人群痛觉神经较敏感,对注射刺激反应更明显。此类情况通常伴随局部轻微肿胀,避免揉搓注射部位有助于症状消退。
进针角度不当或注射速度过快可能加重肌肉损伤。规范操作下疼痛程度较轻,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需排除神经损伤可能。
疫苗激活免疫系统时可能释放炎性介质,除局部疼痛外,约15%接种者会出现低热、头痛等全身反应,一般48小时内自行消退。
接种时的焦虑情绪可能放大痛觉感知。保持放松姿势、转移注意力能有效降低疼痛敏感度,儿童可通过拥抱安抚缓解紧张。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饮酒,多饮水促进代谢。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异常红肿热痛,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建议记录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若症状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就医评估。日常保持接种侧上肢放松,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均衡膳食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免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