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肚里有虫子有什么症状

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常见症状包括肛门瘙痒、食欲异常、腹痛、夜间磨牙、生长发育迟缓。寄生虫感染可能由蛔虫、蛲虫、钩虫等引起,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诊。
蛲虫感染典型表现为夜间肛门及会阴部剧烈瘙痒,因雌虫夜间在肛周产卵所致。患儿可能出现抓挠导致的局部皮肤破损,严重者可继发细菌感染。发现此类症状可用透明胶带粘贴肛周采集虫卵送检。
寄生虫消耗宿主营养会导致食欲亢进却体重下降,或出现异食癖如啃食泥土、纸屑。钩虫吸附肠黏膜吸血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长期感染影响营养吸收可造成血浆白蛋白降低。
蛔虫在肠道内移行或成团寄生可引起脐周阵发性绞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大量虫体缠绕可能导致肠梗阻,出现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急腹症表现。疼痛发作时常无固定压痛点和肌紧张。
夜间磨牙、睡眠不安是常见神经精神症状,与虫体代谢产物刺激神经系统有关。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等行为改变,易与多动症混淆。症状严重程度与虫体负荷相关。
长期寄生虫感染会抢夺蛋白质、维生素A等营养素,导致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标准。实验室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清锌、硒等微量元素下降。生长发育曲线出现平台期需考虑慢性感染可能。
预防肠道寄生虫需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定期修剪指甲避免虫卵藏匿。生食瓜果需彻底清洗,肉类充分煮熟。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应做好玩具消毒。确诊感染后全家需同步治疗,患儿衣物床单用60℃以上热水烫洗。治疗期间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A有助于黏膜修复,适量食用南瓜子、石榴皮等具有一定辅助驱虫效果。每半年进行粪便寄生虫卵筛查,流行地区可预防性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