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连续性中断是什么意思

骨科编辑 医普小新
88次浏览

骨质连续性中断是骨折的医学术语描述,指骨骼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因素引起。

1、外伤因素:

直接暴力撞击、高处坠落或运动损伤可能导致骨质断裂。这类骨折往往伴随剧烈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需通过X光或CT确诊。稳定性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手术复位。

2、骨质疏松:

骨密度降低会使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或髋部骨折。这类患者需进行骨密度检测,基础治疗包括钙剂、维生素D补充和抗骨质疏松药物,严重者需椎体成形术干预。

3、病理性因素:

骨肿瘤、骨髓炎等疾病会破坏骨组织结构,导致自发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现夜间痛、病理性骨折等表现,需通过活检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手术或放化疗。

4、应力性骨折:

长期重复性应力积累可引发胫骨、跖骨等部位的微小骨裂,常见于运动员和新兵。早期表现为运动后局部钝痛,核磁共振可明确诊断,治疗以制动休息和逐步恢复训练为主。

5、发育异常:

成骨不全症等遗传性疾病会导致骨骼发育缺陷,轻微碰撞即发生多发性骨折。这类患者需避免外伤,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增强骨强度,严重畸形需矫形手术。

骨折后需保证每日1000-1200毫克钙和800-1000单位维生素D的摄入,适当进行无负重运动如游泳促进康复。吸烟饮酒会延缓愈合,应严格避免。恢复期定期复查X光观察骨痂形成情况,逐步增加负重训练。老年患者需预防跌倒,居家环境应移除地毯等障碍物,浴室加装防滑垫。病理性骨折患者需持续监测原发病进展,配合医生进行规范化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